用相关吸引读者
当我们在某个喧闹场所,在远处突然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时,我们会马上注意到。同时,即便周边的噪音很大,我们还是可以听到朋友说的内容。公众号盈利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经常做选择性信息筛选,比如拿到集体照片,我们首先看自己在什么位置,拍得美不美,有没有闭眼等。
在国外,有一项著名的实验研究了这个现象。研究者要求A组受试者观看一段非正式的篮球比赛视频,并要求受试者计数队员们传球的次数。
要求B组受试者看同样的视频,并要求他们统计画面中出现多少个人物。
结果A组受试者特别专注于数传球次数,当问及画面中出现什么人物时,他们没有发现一个身穿大猩猩衣服的人走到场中捶击胸膛然后走开,而B组受试者则成功计算出画面中出现多少个人物。
这其实就是行为经济学里面的选择性注意——我们有意识地专注于要专注的事情,而忽视其他。
一个社会人有多重属性,当我们写文章时,要考虑写给谁看。写的东西要让读者觉得与他相关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1.加入年龄
如果让你给正在跳槽的职场人写一篇文章,你会怎么拟标题?
刚毕业的他们求职不顺利,随便找了一个工作,在职场奋斗三五年之后,提升了能力,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,然后正在犹豫挑选什么样的公司作为事业方向。
所以你打算写一篇如何和老板相处的文章。比如,《25岁找工作找饭碗,30岁跳槽挑老板》这个标题就比《和职场老板相处指南》更有吸引力。订阅号吸粉
或者你打算给年轻人写一篇文章,强调下班后充电的重要性。比如,《30岁之前学什么,才能避免40岁失业?》这个标题就比《你的成功在下班后8小时》更吸引人。
2.加入身份
用身份标签吸引读者注意力。比如:妈妈、创业者、市场人员、PPTer、新媒体人等。当读者读到之后,觉得所说的就是自己。
《如何假装成一个好妈妈?》这样的标题会吸引妈妈群体们的关注。
《高层次的男人,既忙事业,也忙家务》这样的标题会吸引单身女性和已婚女性群体。
3.加入地域
用自己的家乡或者上海、深圳、广州等居住地吸引用户注意。
除了用年龄、身份、收入、地域等和读者相关的标签之外,还可以尝试用兴趣、价值观等和特定群体相关的标签吸引读者注意力。公众号裂变
4.加入收入
在标题加入数字,让人觉得说的就是自己。比如,《月薪1万如何在一线城市活得更体面?》就比《一线城市省钱指南》更有吸引力。这个标题会吸引月薪1万左右的人群。
加入数字对比,传递价值吸引注意。
5.以有用吸引读者
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广告讯息,有些会让我们忘记,但有会些却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。
如果细细研究,这些能够让我们牢牢记住的广告语和品牌,大都在宣传语中植入了使用场景,明确表明了对我们的用处。
我们是一家专业提供公众号交易、公众号迁移、公众号增粉、公众号买卖交易的平台,如果您有这方面的需求,。有任何疑问,可以
【立即咨询】
我们平台的客服或者添加微信号
【19180581726】
。此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